找到相关内容101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苏轼与禅僧的交游

    外景而消解其患,“五官之为害,惟目为甚,故圣人不为”……所说道理近似于佛教,说的也是一种出世的道理。对此,苏轼借“苏子”以明白志说,以绘雪之近景达到“适意”、“寓情”的目的,“洗涤其烦郁”也就可以了,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463402.html
  •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(1)

    会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的情趣和境界,是多么近似啊!而乐道于山水间,冲豫自得,品赏吟咏,畅神怡兴,又显然已非印度佛学理趣和佛教徒生活的本来面目了;这里表现出的已是开始中国化的佛学理趣和中国式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063872.html
  • 禅对山水画形成的影响(1)

    画人需“传神”,而“山水”、“狗马”、“台榭”之类无生命,因而无神可传,也就“不待迁想妙得也”。  对于“山水”等物是否有神可传,艺术史论家们对此也各有解释,但归结起来,主要有:一是近似于西方的“移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563877.html
  • 禅的探索

    或觉悟了有情众生,或勇猛的精进者。  因此,说似是,肯定了思想的敏锐,圆满意念的成果;说犹非,是不谙心佛众生,三为一体的道理;虽然,创作者或发明家不是佛或菩萨,却已经拥有了近似的心路历程;如果,异想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364005.html
  • 禅海六十年 ——“且以惠能自居 谈泳君的肯定”

    内蕴,不是一片空白一样,只在思考的丝网所及,必然可以发现许多不知的,忽略的,以及近似奇迹的事物,或者涉及的情识因素!可惜,人类的自我意识,一味地徘徊在直觉的和能力的,以及有限量的声色之中;很难突破“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464006.html
  • 从古印度佛教与耆那教之苦行观论圣俗关系之演进(下)

    非难,而佛陀却备受弟子尊重,是不是因为具足了五法——“粗衣”、“粗食”、“少食”、“粗住止床座”、“燕坐”?按,此五法实与近似苦行的“头陀法”十分相类,由此亦可看出,“苦行”在时人心目中,俨然是通往...

    心毓、心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0964093.html
  • 大理国对南诏国宗教的认同

    南诏图传》上忙道大首领李忙灵礼敬之观音化梵僧极为近似,显然是以《南诏图传》中的“观音化梵僧”或“梵僧观音”为粉本刻凿而成。  第十三窟,主像为一观音立像。该像与见于《南诏图传》并为隆舜、中兴皇帝等人崇奉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064171.html
  • 读印顺大师《心经·讲记》—兼与王永元老居士商榷

    执实於「空』,早已落「相』了。印公说得好:「中道实证的空性,不但不是与有相对差别的,也还不是相即一体的……。这用世间任何名字来显示,都是不恰当的』,只不过用「空』来表示「还近似些」罢了,但仍「不免被人...

    鋆 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1164276.html
  •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

    中,已可看出,因果之间的缘起是一种构成,绝非任何现成的观念关系可企及。而且,龙树还隐约利用了因果之间先后与同时的时间关系。我们可以说,龙树理解的缘起非常近似于现象学讲的“时间”,特别是海德格尔的纯构成...

    张祥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5364400.html
  • 佛教史学的形成与发展

    ,僧人19。从文学的角度讲,颇类《文选》一类的总集;从史学的角度说,则近似于《尚书》记言体。  三、记述佛教在中土传布的史籍,以僧尼传为主,包括寺庙兴废。  1、僧尼传,以慧皎《高僧传》、宝唱《比丘尼...同,只改“读诵”为“赞诵”。正传著录549人,附见75人。体例方面,新增合传,将事迹不多而行为近似的僧人合为一传。“习禅篇”中,有的传后有“系曰”,为对所传人物的评论,这是经过整理后的定稿。其他篇中,...

    谢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4464484.html